第369章 斩尽大道基 (第2/6页)

“然而灵箫却选择了赵黍。”龟山仙母沉吟片刻:“我怀疑灵箫是故意的,不光是因为赵黍当时修为尚浅,也包括他的赞礼官根基,本就与纲纪法度有几分精妙契合。灵箫正是感应到这一点,所以才决定寄托在他身上。”“可是我之前曾听赵黍提及,灵箫一心只想返回真元玉府、飞升超脱,对于纲纪法度与赞礼官传承,多有厌弃之意。”洞丹元君问道:“这样的心性,真会赞同赵黍舍弃仙道长生、以身补天么?”“只怕灵箫也没能完全看清自己。”龟山仙母目光眺望远方:“我观赵黍一身修为成就,法天象地、立身成坛、身内生身……正好符合玉清当年设想,完全是为了以身补天而准备。加上赵黍身为赞礼官传人,根基心性早定,他走上这条路几乎是必然的。”“仙母你是说,玉清神母远在几千年前就谋划好这一切了?”洞丹元君感觉不可思议:“就算当年我们几人里面,就数她的修为境界最高,也不至于能尽料数千年后之事吧?”龟山仙母言道:“我们当年一同参悟造化、推演妙法,科仪法事、纲纪法度的设想已是初具规模,蒿里丈人开创九泉禁狱、化为幽冥世界,也奠定了几分根基。我们推动天夏朝开创赞礼官,更是早已注定。倒不如说,我们都是按照玉清神母的设想,一步步走到今日,至于最终具体是何人受其托付,延续补天之功,已经不太重要了。你当初选中张端景,无形中也将赵黍卷了进来。”“灵箫是她留下的后手?”洞丹元君问道。龟山仙母露出一丝笑意:“难说,在我看来,此事当在有心与无心之间。”“赵黍也说过这样的话。”洞丹元君叹道:“看来他真是得了玉清神母的真传,但是我担心,灵箫未必乐见这个结果。”“她也要有所勘破。”龟山仙母说:“其实赵黍希望将灵箫救出真元玉府,刚才这话一直憋在心中不肯说,但我也没问。”“赵黍若真能补天功成,真元玉府自然随之升举,化为帝座,灵箫也能就此逍遥超脱。”洞丹元君言道:“只是未来端坐帝座之上的,恐怕就不是赵黍了,而是斡旋造化、总制纲纪的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