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屯垒以安民 (第2/6页)

。陶鹤龄身为千机阁的一员,过去虽然谈不上锦衣玉食,但也不缺吃穿用度,毕竟对于千机阁来说,世俗金银财物,远不如精致机巧来得重要。然而陶鹤龄眼下根本拿不出丰厚财帛来供奉仙师,难不成要眼睁睁放任对方离去不成?“风雨已歇,山中洪流也渐归平静,眼下正是动身离山之时。”此时赵黍从高处缓缓飘落,问道:“陶小哥伤势如何?”陶鹤龄匆匆收起那枚方块,起身回答:“多谢徐仙师赐药施救,晚辈伤势已经痊愈,行走无碍。”赵黍点头说:“如此甚好。不过,筋骨之伤虽愈,气血生机恐有亏损,我那点丹药,加上术法点化的野果,只是稍加弥补,小哥下山之后,还是要善加保养。”赵黍语气和煦,让人感觉如春风拂面。他见陶鹤龄欲言又止,于是问道:“不知陶小哥接下来有何打算?要去往何方?”陶鹤龄垂头丧气:“我、我不知道。”赵黍不解问:“小哥遭逢大难,为何不去寻找家人亲朋,以求庇护?”“我……晚辈世代都是千机阁的匠师,父母早亡,自幼托庇于伯父家中。”陶鹤龄语气低落:“但是伯父已遭不测,如今晚辈实无栖身之所。”赵黍轻轻应声点头,随后说:“这样吧,我先送小哥下山,寻一处城镇落脚安歇。想来以陶小哥的本事,不愁没有营生门路。”陶鹤龄如今已无处可去,只得跟着赵黍。离开荒山不久,两人来到官道之上,便看到许多逃难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黑压压一大片,沿着官道绵延到视野尽头。“诸位父老乡亲!南边十里便是新安屯,各家各户都要带上竹牌验明身份!”不远处的土坡上,一名差役大声呼喝,附近也有不少逃难百姓上前,围着几名书吏讨要竹牌。“这是怎么一回事?”赵黍见状问道。“应该是在为逃难百姓发放符凭。”陶鹤龄回答说:“毕竟刚刚发了一场洪水,估计附近又有村庄被淹没,官府只得将乡民迁到别处安顿。这符凭既是用来验明身份,也便于官府重新核定户籍。”“原来如此。”赵黍连连点头,有熊国经历了这么多灾变,地方官府居然还肯派人出面,迁移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