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酷吏强索财 (第3/6页)
携,上书推举这么一位“招财进宝千金大仙”。而那时候崇玄馆在朝堂内外的势力已非往日可比,就连修订国家祀典也基本由崇玄馆主持,推举地方神祇、敕建神祠这些事,只要在崇玄馆内稍加运作便可。所以相比起虚日真君,劳三千更为人所知的身份应该是这个千金大仙。
“原来祀典正神、朝廷敕建,是这么个搞法。”赵黍微笑摇头,转念一想,当初在星落郡要敕封衡壁为城隍,不也是崇玄馆一句话的事么?“我听说,你之前还声称自己岳父是崇玄馆的大人物?”赵黍问:“莫非你的岳父就是劳三千投靠效力的那位楚氏子弟?不知具体是哪一位?”兴隆县令颤抖着回答:“是、是楚侍中。”“哦?楚奉圭?”赵黍倒没有太意外,他也知晓此人,但是在东胜都时并无往来。楚奉圭论辈分,应该算是梁韬的同代人了,只是此人不以修为法力闻名于世,而是最早一批在华胥国出仕的四姓子弟,数十年宦海经营,如今已是朝中公卿。侍中之位在华胥国与大司马相似,并无显著实权,乃属清要之流,而且考虑到此人辈分年岁,更多只是恩赐虚衔。何况真正能代表崇玄馆的,终究只有国师梁韬一人。“你能做楚侍中的乘龙快婿,何至于只是一介县令?”赵黍问。“贞明侯有所不知。”兴隆县令回答说:“楚侍中子嗣众多,下官能求娶一位楚氏庶女已是大幸。”“何况还能替楚氏盯着千金大仙,让他源源不断聚拢金银财帛,而你也能分一杯羹。所以哪怕你能高升别处,也不肯离开,对不对?”赵黍笑道。县令没有回答,只是连连叩头。“你之前贿赂我一千两银子,可全是府库官银。”赵黍又问:“我是真不明白,你们已经毫无顾忌到这种程度了吗?连一点掩饰都不做?”“下官鬼迷心窍,误以为贞明侯前来索贿。”县令只得乖乖坦白:“下官有一笔经营,数月后便能补平府库度支,因此生出侥幸之心。”这时有兵士前来禀告:“赵长史,城中富户已经请来了。”“好。”赵黍起身应话,然后瞧了兴隆县令一眼:“你既然不肯大力筹集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