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立身识人心 (第3/6页)
不全,这可大为不妥。正好我手边有一卷仙经,其中所讲乃是涵养生机、服气内壮以求延年之法,不如给郑道友略作参详,如何?”赵黍所说的仙经,其实就是玄圃玉册内中所载的《素脉丹心诀》。此法平实无华,也没有什么斗战杀伐的偏重,只求真气绵长、周流不息,以期吐纳之际,真气出入周身穴窍,盈塞方圆天地。
郑思远被赵黍所言惊得无言以对,他出身鸠江郑氏与崇玄馆,即便从小到大见识过不少术法修炼之事,但一部严整完备的仙经,照样是弥足珍贵,不会轻易传授给外人的。相比起在崇玄馆中久居人下、不得伸张,这次来到金鼎司,并且成功通过考校,郑思远其实颇有脱出牢笼之感。自己未来能在金鼎司谋得一份安定差事,便已心满意足,谁还会奢望什么仙经妙法?可是当自己有机会接触到正宗仙法,郑思远还是忍不住。“赵执事心意,不知、不知该如何报答?”郑思远起身拱手。“别急。”赵黍赶紧抬手安抚:“虽说是仙经,但修炼还是要看个人。郑道友若是修持无功、空耗岁月,可不要回过头来怪我。”郑思远揖拜道:“哪里的话!承蒙赵执事关照,我今后定当以赵执事马首是瞻!”赵黍轻轻一挑眉,这其实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如果梁国师真的打算派人来到金鼎司暗中搞事,那也别怪赵黍反过来分化这几个崇玄馆修士。仔细一想,星落郡剿匪让永嘉梁氏一批优秀子弟葬身神剑锋芒之下,估计梁国师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按说金鼎司这种新设衙署,最适合梁朔这种世家子来掺一脚,结果派来几十人,只有区区六人通过考校。至于郑思远此人,赵黍觉得他确实可以拉拢提拔,此外也是打听鸠江郑氏与解忧爵的门路。“不必如此,同在金鼎司办事,理应相互提携。”赵黍从袖中取出事先誊抄的功法,递给对方。郑思远接过书卷,言道:“还请赵执事放心,此经我绝不外传。”“郑道友用心是好的,却也不必过于介怀。”赵黍说:“往圣先贤既然传下诸多妙法,本就要让大众群生有所印证,而非是被一两人、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