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老友喜重逢 (第3/5页)

所成就。

当年的十二名少年郎,外加一个王大年,修为最次的都达到罡气境,多数都达到了斗罡境。

当年的那一代少年,也不知是否因为受王策刺激的缘故,格外的奋力。今日各个居于高位,偏偏又年轻,风头之劲,虽然不是故意,可还是把后边这几代的杰出大试少年,隐隐压制住了。

王策升迁为西策府大都督的这一波风头,掩盖住了唐帝对王策嫡系人马的又一波集体升迁。

莫筱旒和熊式武,一道转入中原府。皮小心和柳晚秋一并转入大江府,也就是更名后的西海府。

王大年和鲁克,双双升任为指挥参赞,又身兼镇抚使。这摆明了,就是唐帝给王策安排的,用来辅助他管理南衙的副手。

前些年,傅四等三名嫡系,带了一批少年,以人员交流的名义,转入北衙。

余矫,在几个月前的这一波集体升迁中,升任为北衙指挥参赞,兼任镇抚使。

旁人兴许以为,这些安排,是为了让两衙齐心合力。其实,大约也只有王策能明白,唐帝如此苦心安排的用意,是想让他将来完整控制两衙。

王策的老部下,多数是在两衙,少数转入军方。要么封闭性独立性很强,要么不太惹人注意。

就好像熊式武三十岁成为统领,按说是超规格提拔了。可这些年来,北唐一直致力提拔有能力,有军事才华,有战绩的年轻将领,熊式武在其中,真的不太惹眼。

因此,很少有人注意,或者发现了,也以为是唐帝爱屋及乌。

王策历年来的老部下,或是在两衙,或是在军方,以各种方式,几乎是踩着红线两三年一提,是典型的火箭官员。

不知不觉,就缓慢的低调的,在两衙,乃至军方扎根,渐渐根深蒂固。

鲜少有人会察觉,王策的影响力,在这些年里,随着老部下一并悄然无息的植入北唐除了大内营以外的三大暴力集团当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