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三试 (第3/7页)
周朝把铜称为金,所以这上面的铭文就会被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多刻在钟鼎之上,也称钟鼎文。这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基本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文字。
说句实话,就算是要去辨认秦代小篆,秦刚目前的能力也算是够呛,更不要说这更早时期的金文了。
即使是赵明诚与他一样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这张拓片,秦刚也知自己在辨认金文的基础能力上,与他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大。
所以,秦刚并不对这轮比试抱有幻想,而他现在非常认真地辨认,非常认真地书写,无非只是想表现出自己认真的态度,以及对最终结果的不放弃追求的决心而已。
过了一会儿,两人先后将自己辨认出来的结果写在了一张纸上,并交给了李格非。
赵明诚写在字上的字数,就足有秦刚的两倍之多。而李格非接过两人的答纸,只是眼睛简单地扫了一眼,就基本看出了这道题考,基本是赵明诚胜出。
只是连续这两题比完之后,李格非的内心却有了一点小小的摇动:
本来,他对于秦刚在诗词上的造诣是相当有数的,大致认为,不出意外地话,第一轮秦刚会胜出;然后在第二轮的金石题,赵明诚基本就可以赢回来;所以按他的本意,要想让赵明诚最终胜出,关键只需要在第三题上做出他考虑好的偏袒手段就行了。
不过,动摇归动摇,李格非最后还是按着本意拿出了第三题的题目。
“我这里有两首小女最近所写的习作之诗,只是在家中所作,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不为外人所知。”一听此话,赵明诚的内心就已经呯呯地跳了起来。
无他,就是前天他来拜访时,正好遇上李格非拿着清娘刚写完的两首长诗向他夸叹,当时还让他抄录了一份带回家欣赏。
按李格非现在所讲的话,那就一定是这两首诗了。
他素来仰慕清娘的文采,此诗抄回去后,虽然不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