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擘画 (第2/4页)
因此,着眼于当前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福利,也为了让这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左方县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决心打造这样一个“北疆果蔬生产基地”。
当前十几个村的加入也只是初步规划,未来的生产规模将不限于左方县,将真正融入市场中去检验成色,与其它果蔬生产大省一争高下。
但是目前存在两个困难——水和钱,柳泉村依靠地下水灌溉的方法能解燃眉之急,但是不适宜大规模推广;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难题,靠扶贫资金能解决一部分,但是其它部分怎么解决呢?应不应该吸收民营资本进入?
当会议话题进行到这儿的时候,张斐心中的想法喷薄而出:“民营资本进入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控股,掌握企业走向,农业要在最大程度上杜绝追名逐利,不然没办法保障农民的利益,更不利于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饮食安全。”
但是她最终还是忍住没说出口,作为没有被资本集团染指的最后一块净土,农村农业不知道还能不能守下去。如果守不下去,难保不会像现在的影视播放平台似的,种地需要充值vip,种大棚则需要白金vip,种植当前经济价值最大的农作物需要另外购买份额,……。
万幸的是,张玉明虽然肯定了民营资本引入,但是也提到相应比例不能太大的问题,必须让集体控股,确保它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而水的问题则成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利用附近山谷里的野湖水和远在10公里外的炬河水。这两个方案无一例外都要进行水利建设,这也是水利局在场的原因,预计投资超过5000万,建设工期一年。
……
会议还在继续,村委大院的年轻人坐在后面噤若寒蝉,他们想到柳泉村会扩大规模和影响,却没想到规模大到如此程度。但是会议开了这么久,仍然没有提到柳泉村的具体内容,他们为什么会来一个村子开这样的会议呢?
答案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