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外交风云 (第2/3页)
当队伍抵达吐蕃边境时,松赞干布早已率领众臣等候多时。秦文龙与松赞干布会面,双方互相寒暄后,秦文龙郑重地将文成公主的手交到松赞干布手中,并献上李世民的国书与礼物。
松赞干布见到文成公主美丽端庄、知书达理,心中大喜,对秦文龙说道:“大唐此举,尽显大国风范。本赞普定当遵守盟约,与大唐永结友好。”秦文龙说道:“赞普英明。希望此次和亲,能让两国百姓共享太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吐蕃期间,秦文龙协助文成公主举办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他安排大唐的工匠向吐蕃民众传授建筑、纺织、造纸等技术,吐蕃的民众对这些新奇的技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学习效仿。同时,秦文龙还组织吐蕃的贵族子弟学习大唐的文化知识,如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等,促进了吐蕃文化教育的发展。
然而,就在和亲之事顺利进行之时,大唐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却出现了危机。西域的一些小国受到了西突厥的挑拨离间,开始对大唐产生疑虑与敌意,纷纷停止了与大唐的贸易往来,并在边境地区挑起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秦文龙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前往西域,化解危机。他率领一支外交使团,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李世民的和平诚意,踏上了西行之路。
当使团抵达西域诸国时,秦文龙首先拜访了各国国王,向他们阐明了大唐的外交政策与和平意愿。他指出,大唐与西域诸国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贸易往来互利共赢,西突厥的挑拨只是为了破坏这种和平关系,以便其从中渔利。
为了消除西域诸国的疑虑,秦文龙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方案。他建议重启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大唐将降低对西域商品的关税,鼓励更多的商人前往西域经商;同时,大唐愿意帮助西域诸国修建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各国的经济实力。此外,秦文龙还提出在西域设立文化交流驿站,促进双方在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