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海市蜃楼 (第5/7页)
底线的,至少不会撕破表面的那层窗户纸,狰狞地吞没国宝,若是换了另外一个贪得无厌的,依着傅同礼的性格,说不定会落得一个玉石俱焚的结果。
这样想的,不止沈君顾一人,连此时正站在方府门外的岳霆也都这样想。
………
方少泽坐在宽大舒适的凯迪拉克V16之中,听着这辆拥有十六缸发动机的豪车发出美妙的马达声,本应该心情舒畅,可实际却有些抑郁。
他在半个月之前交割了护送国宝南迁的任务,上面对他的表现也没什么特别的赞誉,只是点了点头,觉得他是可托付重任的人才,给了几个拥有实权等级却比较低的职位让他挑选。
按着方少泽凡事善始善终的做事准则,他其实也争取了一下之后四次国宝南迁的任务,但上面语焉不详,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才肯跟他说点内情,劝他最好还是见好就收,不要卷进旋涡之中。
联系到国宝到了南京浦口车站却进不了南京城的事实,其实就是暗示了有人从中作梗。方少泽权衡了一下利弊,果断交了任务再也不过问,确保自己全身而退。
不过,什么叫见好就收?
像是他在押运国宝期间真的以权谋私,弄到什么好东西似的。
如果真弄到了的话,方少泽也就不恼怒了,结果现在清清白白,反而被人用异样的目光审视,他又无从辩解。这种感觉,还真是不爽。
尤其今天在会议上,又被人逮住机会,暗讽了两句。
若是刚刚回国,方少泽可能还听不懂对方的言下之意。但这一路与他交谈的都是博学鸿儒,一旦听到听不懂的成语典故,他都会默默地记下来,之后不耻下问。方守解释不清楚的,他就去找沈君顾。如此这样,虽然不能说是变成饱学之士,但也逐渐听得出国人的一些反讽。
和国外直白的风气不同,国人更喜欢指桑骂槐绵里藏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