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第2/7页)

好书推荐: 情牵仙剑 逍遥冢

早些年山东府闹灾,韩生是逃难来的杭州。从山东出来的时候还父母双全,爷奶健在。等到了杭州,就只剩下韩生一个人了。

逃难的人,哪有什么吃的,一路乞讨。可讨饭又能讨到多少呢,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能今天还能对付吃一口,过两天连饭都吃不上,只能饿肚子,能讨到的是食物也是紧着孩子先吃。

韩生的爷爷奶奶是先倒下的,老两口岁数大了,跟儿子说:“我们活还能活几天,本来讨的粮食就不多,一家五口连打牙祭都算不上。五个人挨饿还不如三个人吃饱。”

为了儿子和孙子能多吃一口,老两口倒下了。

把老两口草草埋了以后,韩生的父母也快走不动了。逃难的人又何止他们一家,遭了灾闹了难,都知道往南方跑,都知道奔京城逃。

逃荒的队伍越来越大,人越聚越多,能讨到的饭也就越来越少了。

老韩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哪有父母不疼儿女的,但凡有一口吃的也要先紧着儿子。

还没到南京城,老韩两口子也倒下了。

自此,老韩一家子就只剩下韩生一个人。小孩儿那年是十一岁,孤苦伶仃的跟着逃荒的队伍麻木的向前走着,他也不知道他要走到哪,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他们这个队伍里有个青壮,平时脑袋也比较灵。快到南京城的时候他提议:南京城这会儿也人满为患了,整个城里都是逃难的,他们就算进去了也是没活路,倒不如继续往南走,去杭州。都说杭州是鱼米之乡,到了杭州估计能有口吃的。

韩生又能如何,他也是靠着别人活着呢。

一行人又转战杭州,等到了杭州城,逃难的人也不少。又不是没有聪明人,跟他们想法一样的多了去了。

走是不可能再走了,韩生也就留在了杭州城,成了城里的小叫花子,以讨饭为生。

讨饭讨了四年半,一直到他十五岁,也就是去年。他讨饭讨到了三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