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水牛挡道城门处(感谢“ly木先生”的支持) (第2/4页)

为天下正。

起身铺宣纸在案桌上,加一点水在砚池,用墨条慢慢研磨。

“下月九日,可以。”

他一锤定音,拾起一支大毫,沾了墨水,一笔一划写出“清正别院”四个斗大楷书,结体严谨,章法有度,只没有落款,道:“辛苦师兄操心,我争取九日之前,将阵法布置出来。”

“观主来回奔波辛苦,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福生无量天尊!”

两人又说了些在路口处竖立山门牌坊等事项,待墨水干了,二师兄捧着墨宝出门。

张闻风走进静室坐下,将自己思索的有关阵法问题提出,请教山神爷。

布阵用的阵柱、雕刻经文、绘制符文等事项,对他来说不难。

难的是如何随形就势,推算出埋下阵柱的卦点位置。

这次布阵,能够依赖钟文庸算出所有卦点方位,待送走钟文庸,下次他再独自布阵,就得自食其力了。

来回在藏书室和地下密室看书,便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阵法基础。

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木行八卦阵。

十月初一上午。

张闻风早早来到道录分院,毓宝斋按契约准时送来七十根加工好的白玉柱,他仔细检查后签收,将尾款支付给亲自送货的掌柜,又去院主厅堂小坐一会,与几人喝了两杯茶,便起身返回自己的廨房。

他要制作阵柱之事,没有瞒着院主、傅孤静等人。

房门敞开,调一些朱砂墨,用小毫沾墨对照他写纸上的经文,在玉柱上,用楷体认真地一笔一划书写,他前世

学国画专业时候系统地学过治印篆刻,玉石上阴刻经文难度不大,除了数量较多,需要花费他不少时间。

玉石上墨迹难干,一根玉柱翻转着写完四面,便得换一根书写。

对应着在宣纸上做出数字记号,免得写混淆,这是个需要用心的细致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