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技曙光 (第2/3页)
统兵器进行改良。例如,他改进了弓箭的设计,采用了更优质的材料制作弓身和弓弦,使弓箭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同时,他还参与了投石机的改良工作,通过调整投石机的结构和配重,提高了投石的准确性和距离,增强了大唐军队的攻城能力。
随着这些科技成果在大唐各地的推广应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科技的力量。秦文龙趁热打铁,在长安设立了一个小型的科技研究院,邀请各地的能工巧匠、学者以及对科技感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在研究院中,他们共同研究探讨各种科技问题,分享经验和创意。
秦文龙还积极推动科技知识的普及。他组织编写了一些简单易懂的科技书籍和手册,内容涵盖农业技术、手工业技艺、天文历法等方面。这些书籍通过官方渠道和民间书坊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科技的魅力和应用方法。
然而,科技的变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对这些新科技表示担忧和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新奇的东西违背了祖宗之法,可能会给大唐带来不祥之兆。一些老工匠坚持认为传统的技艺已经足够精湛,无需进行改变;部分文人也指责秦文龙过于追求奇技淫巧,忽视了道德礼仪的培养。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声,秦文龙并没有退缩。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向李世民和大臣们阐述科技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他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如何提高农业产量、增强军事力量、促进商业繁荣,从而使大唐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他也强调科技与道德礼仪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例如,科技的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践行道德礼仪。
在秦文龙的不懈努力下,李世民逐渐认识到科技的价值,他给予了秦文龙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朝廷开始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设立了专门的科技奖励制度,鼓励工匠和学者们勇于创新。这一系列举措为科技在大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