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贫道想起一个笑话 (第1/5页)
大臣也是人,谁不喜欢有个仁慈的君主?就算是烂好人,也比杀伐果断强。每当碰到谋逆案,官员们立刻表现出义愤填膺不共戴天的姿态,多半是因为皇帝过于敏感。帝王都急了,你身为大臣却觉得无所谓,几个意思?其实在内心深处,除非是真正的杀官造反,大臣们真没怎么当回事。如今孙蒙主动说饶恕金家庄的人,大臣们自然乐见其成。就连一向板着死人脸的郭常,都颔首不已:咱们这位陛下不着调归不着调,本性还是像先帝一样仁慈善良。于是大臣们逮着孙蒙就是一通狂夸。孙蒙被夸得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没办法,平时一般都是挨批评,这种被夸的时候太少了。秦行之冷眼旁观,认为自己猜出了真相:显然,这群官儿坑百姓时间长了,早就习以为常失去了兴奋点。这次终于抓住一次坑契丹人的机会,心情很爽啊——心情好,自然看什么都顺眼。机不可失,秦行之趁机叫道:“各位大人,有关我朝对大理的政策,贫道有些建议想说说。”拿了人家的土特产,当然要替人办事。孙蒙和大臣们齐齐看向小道士。文良纯微不可察的皱眉,一个道士,大家看他和陛下关系不错,允许他做官,还让他人五人六的坐在朝堂上,这已经很不错了。他居然还想发表什么建议,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据贫道所知,当初太祖皇帝征战天下,虽然各国都有出力,但只有大理和高丽以部属身份任太祖驱使。因此,他们和其它国家不同,是大齐最忠实的盟友。我大齐对高丽颇多优待,对大理就差多了,贫道觉得,这未免有些不公平。况且大理和我汉人同宗同祖,语言也相同,论起来比高丽人还要亲呢。因此,贫道以为,即使不赐钱赐粮,好歹和高丽看齐,多给人家一点贸易上的优惠,不能寒了大理人的心呐。”文良纯看着秦行之:“小道士可知,大齐优待高丽,是为了什么?”秦行之撇撇嘴:“不就是让他们当冤大头,牵制契丹人嘛。我是没意见,反正你们国库富裕,愿意间接送钱给契丹,那是你们的事。”郭常哼了一声:“黄口小儿,也敢妄议国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