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节 南国 (第2/10页)
人冷冷说:“牧公看来是自居贤臣了。但也不妨说清楚了,谁是那佞臣?”“谁劝陛下纵情声色娱乐,谁就是佞臣,这个,萧断事官该是心中有数。”“可笑!吾陪陛下垂钓休闲就是纵情声色,就是奸佞无耻?方尚书,古人有句话叫‘沽名卖直’,请教您此为何意?”“你——竖子安敢辱老夫?!”“好了,好了,牧公,远志,二位都当适可而止了。”仁兴帝李功伟拂袖站起,他摇头道:“政见或有不同,但不可失了朝廷大臣的体面,你们这样当面争辩,哪里还象朝廷大臣的礼仪?牧公,远志为朕执掌北府,监控北国,功劳卓著,你这样指责他为佞臣,稍过了些吧?”老臣跪下:“微臣失礼,请陛下责罚。”“唉,牧公,你这脾气啊!朕真要处置你了,天下岂不是要言论滔滔,说你因忠言获罪?朕不成无道昏君了?远志,牧公劝朕勿耽于玩乐,亦是想让朕防微杜渐罢了,这也谈不上大不敬,你也不要太过小题大做了。”“是,微臣知错了。”“都起来吧。你们这时候来找朕,该是有事吧?牧公,你执掌兵部,军机重大,你不妨先说吧。”兵部尚书方岩微微躬身:“是,陛下。昨日,老臣接欧阳枢密文,称我朝征蜀大军已陆续班师,共计五军十五镇五十二旅兵马,陆续驻于巴蜀、江陵、襄阳、镇江、江都各军镇。老臣过来就是想请示陛下,大军已告捷而归,是否可按常例解散,放军中民壮回乡?还有,此次征蜀,我军各部将士奋勇作战,灭国而归,但朝廷的军功犒赏尚未发下。各军已有怨言,军曹已经多次行文向兵部催促,老臣亦向户部行文催促,但至今未见刘尚书答复。老臣惶恐,因事关军心士气,不可轻忽,只好斗胆前来劳烦陛下,请陛下主持公道。”仁兴帝揉着额头:“牧公啊,每次你过来,朕总要头疼上一阵的。上次你来见朕,说的是军饷,这次是又是犒赏——朝廷欠将士的军功犒赏,一共多少呢?”“按各军军曹和监军所报,按斩首、勇战、陷阵、头阵、登城等各项奖金累加,共计六百二十八万四千两银子。”听到这数字,仁兴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